从此走进深度人生 Deepoo net, deep life.

知识付费与知网

  2019年2月,曾收到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通知书的演员翟天临在直播中问“知网是什么东西啊?”,让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的网站的中国知识付费领域的隐形巨人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走入大众视线。

  知网做的是知识贩卖的中间生意,与各类期刊进行内容合作,低价获取内容,并打包转手高价卖给中国的科研院所、大学及其他机构,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之名,做着稳赚不赔的生意,年收入过十亿,毛利率过50%。

知网概况

  中科院针对万方、维普和知网的资源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比,这个对比主要从中文期刊、中文学位论文和中文会议论文三个维度进行。

  在中文期刊这一资源上,在知网收录的期刊品种中,维普的覆盖率为89.6%;如果考虑期刊收录的起始年,维普的覆盖率降至84.4%。这意味着知网对期刊品种的收录年限较维普更长。

  万方相比较知网的劣势则更加突出。在知网收录的期刊品种中,万方的覆盖率仅为59.3%,如果增加1小时内文献传递,这一覆盖率提升至78.2%。在未能覆盖的2492种知网期刊中,核心期刊为69种,但63种能够在维普中获得保障。

  综合来看,万方加上维普对知网收录期刊品种的覆盖率能够达到93.7%。中科院声称,两者能够较大满足中科院所的基本需求。

  在中文学位论文上,万方与知网也只能做到优势各半。知网收录了831家学位授予单位的503万篇论文,而万方则收录了988家学位授予单位的528万篇论文。而且,万方对诸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高校的论文收录数量较知网更高,但万方对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论文数量的收录数量则不及知网。

  而在中文会议论文上,万方收录的267万余篇中文会议论文虽然比较知网收录的360万篇差距不小,但在国际、国家级和一级学会的会议论文数量上,万方比知网高出了约60%,因此能够在质量上实现领先。

  知网作为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的主要访问平台,是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直接领导的一项知识工程。该工程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于1995年正式立项,最初仅仅是发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但很快就占领了中国图书情报市场,尤其是高校。

  1999年,CNKI实现网络化,中国期刊网开通,之后不断拓展服务,建立了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年鉴、统计数据、图书、标准、专利等资源在内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的主导产品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集成、整合新的资源,开发新产品,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集各种全文学术信息于一体的网站——中国知网。

  官方数据显示,知网收录了 95% 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有2亿多篇中文文献,覆盖包括几千万学生、学者,10320种期刊,3万多个高校及研究机构。

  2011年开始,除了硕博研究生的论文必须查重之外,教育部发文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也必须进行查重检测。因此,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学术论文数据库”的知网,也就逐步成为各大高校的“必购清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万人,较2020年的增幅为6.42%,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毕业研究生77.3万人。这一规模预期还在继续增长。

  知网是各大数据库中查重收费最贵的。查重一篇万字的本科论文,知网收费198元,而维普只需30元,万方是15元。

  知网虽贵,学生查重却还是离不开它。这是因为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远超维普、万方,使用知网查重,显然更有保障。

  查重是知网不可替代性的一小部分体现,“核心期刊资源”的掌控能力,才是知网核心的竞争力。“很多学生在知网查重前,也都会花一点钱购买其他软件进行初步查重,最终才到知网,差距不会太大,这也意味着这存在被代替的可能性。但知网的期刊资源,尤其是核心期刊的掌控力,才是关键。”

  硕士和博士如果想毕业,都需要在一些期刊发表论文。大学教师在职称的评选以及晋升也对在期刊发表论文有要求,甚至有的还会要求发表在国内核心、国际核心期刊上。

  在科研这个循环中,研究人员从事每一项研究,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大学的图书馆和科研机构都无法独自提供数据库支持,在此背景下,诸如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平台的优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2010年开始,中文学术期刊全面普及了期刊版权声明制度,在此之后发表论文都需要接受期刊的版权声明。而大多数期刊都规定,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作者必须无偿同意该期刊将成果全文的出版权转卖给知网等学术数据库。目前允许作者自由选择是否被收录的期刊可以用凤毛麟角形容,绝大多数期刊是强迫作者必须被指定的数据库收录的,否则投稿将不被接受。

  知网的核心客户并不是没有持续需求的“散户”,因为个人下载的价格较为透明,常规文献价格为0.5元/页,下载单篇只需要10元左右。对于知网而言,机构客户比如高校、科研机构、带有科研性质的企业等,才是核心客户群体。一份份动辄近百万元的合同,是知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6年曾公开抵制知网的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其采购知网版权的费用为127.85万元,相比2021年涨了4.8%。校方当时在一则声明中表示,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目前,知网对多家高校采取了缓慢涨价的策略。比如,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的续订费用为65.4592万元,而2021年,其采购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价格为56.5万元,涨幅13.69%。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采购费用127.85万元,2021年为122万元,涨幅4.8%。中南大学2022年采购费用为150万元,2021年为141.95万元,涨幅5.67%。最近两三年,知网的价格涨幅有所下降,但仍然每年对大部分高校都保持涨势,主要因为无固定的定价规则,合同周期为一年,知网掌握着定价权,价格浮动因素大。

  也有涨幅比较大的,如:北京语言大学,从2020年的51万元涨到2022年的65万元,涨幅高达27%;中南大学三年涨幅18%;苏州大学13%;武汉理工大学11%。这三年复旦大学维持在了较低的涨幅,为6%。

  与其他数据库对比,知网价格明显高于同行。如2022年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向13家数据库采购的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中显示,费用最高的当属知网,达到了72.4万元,对比之下,成交金额第二高的超星数图为23.1万元,万方为13万元。

  与ScienceDirect(外文学术出版商Elsevier旗下数据库)相比,中国知网的标价并不算贵。 不过,ScienceDirect数据库并非是全部收费,它设有5种访问级别,分别是开放获取(open access)、开放存档(open archive)、全文访问(full text access)、仅有摘要(abstract only)、禁止访问(no access),其中前三项无需付费,只有后两项需要付费才能获取全文。其中,包括250种完整出版物在内的超过120万篇文章可开放获取,比例占到总数的7.5%,《Lancet》《Cell》等顶级期刊的文献可以免费下载。

  不同于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是学术出版机构,但都拥有在线和印刷版期刊可以形成竞争,也不同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是一个通向不同数据库的学术文章检索平台,知网既掌控了绝大多数数字出版的渠道,也具备相比国内竞品更健全的文献检索和分发的功能,因此面对原创作者、学术期刊都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内容的获取

  知网在论文收录上的价格一直保持不变,且收录价格非常低廉。知网官网显示,收录一篇论文,知网会一次性给到作者100元/60元的现金稿酬+300元/400元面值的阅读卡。

  高校毕业生的论文或许也是知网低价收录论文的渠道之一。很多高校会给毕业生发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在保证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很多学生只能前述这一授权书,导致其论文最终被知网收录并用来获利。

  知网还会悄悄收录一些未经授权使用的论文。这对于知名的学者、教授来说,知网这种做法无疑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天眼查App的风险信息显示,知网背后的主体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涉及上千条法律诉讼。其中,该公司作为被告的近800条信息中,案由为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和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超过700条。

  知网曾未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师赵德馨教授本人同意,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赵德馨教授自2013年开始上诉维权,案件全部胜诉,截止2021年底,他在历时9年的诉讼胜诉中获得赔偿70余万元。

对于输了的官司,知网一般会“赔礼道歉”,并下架原告所有文章,且“以后不会再收录”。

经营情况

  知网下载期刊的费用为0.5元/页或1元/页,一篇硕士学位论文15元,一篇博士论文25元。

  知网官方2016年公布的稿酬标准显示,一篇博士论文,知网会一次性支付作者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以及一张面值400元的“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卡”;硕士论文著作权人对应的是300元的阅读卡和60元现金。(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原创作品的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80-300元,改编作品每千字20-100元)

  在2022年的采购项目中,众多大学采购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费用都超过了100万元:北京师范大学198.35万元(2020年为198.35万元,2019年支付了60万元查重费)、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220万元、清华大学188.0347万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7万元、华中科大179万元,武汉理工128万元。

  低于100万元的有:同济大学98万元、复旦大学83万元,上海理工大学42万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49万元、苏州大学77万元、上海师范大学80万元、北京语言大学65万元。

  2016年至2017年,知网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

  同方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1.93亿元,毛利率53.93%。

  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92.70万元,毛利率为51.30%。

  知网目前已高校市场的占有率为100%,其他主要市场的占用率为60%以上,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其他的道路

  2011年,哈萨克斯坦研究生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成立了Sci-Hub。他运用特定帐号,每天从各大学术出版网站下载文献,并从后台更新上传到Sci-Hub网站供免费使用。目前,网站声称收录了超过8000万篇论文,每天为访客提供数十万份文献。其首页写着:致力于清除科学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当然,Sci-Hub也没能逃过侵权的指控。2015年,Elsevier向纽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指控Sci-Hub侵犯著作权,要求网站永久关闭并支付赔偿。2017年6月,法院裁定Sci-Hub向Elsevier赔偿1500万美元的侵权损失,但Sci-Hub没有资产,它的运营者也没有意愿支付这笔赔偿。事实上,Sci-Hub仍然运行至今,只不过是以被封禁和重新上线的游击战术存续着。

  在欧洲,这一设想被起名为S计划。这样的倡议是对现有学术出版制度的挑战,更是对学术商业性和公益性的一次调整。

  现有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中,不少得到了政府经费资助,比如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课题资助等,但多数科研成果并没有在正式渠道免费下载。2012年,中国社科院建立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推进学术资源的公益使用、开放共享,公众可以免费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论文成果,但其影响力仍然无法和知网相抗衡。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