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目前是空的!
韩昇:武则天时代的官僚阶层与科举
本文载于《学术月刊》2024年第11期
武则天登基以来,内部大狱频兴,朝政空转;外部烽火四起,挫折连连。国势日蹙,完全无法同唐太宗“贞观之治”同日而语,和唐高宗在位时期相比也颇为不如。从人事的角度观察,没有治国统兵的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真实反映武则天的用人状况,必须进行全面考察,不可以偏概全。这里从两条线、三个层面切入,观其全貌。
所谓的两条线,第一条线是理应掌管国政的朝官,第二条线是武则天真正委以重任的近幸宠臣。第二条线还可以细分为武家子弟、宠幸嬖臣;以及酷吏等两个层面。结合第一条线,构成了任用官吏的三个层面。
一、朝官
第一条线。朝廷最高执政者为一般所称的宰相,亦即唐朝的“同中书门下三品”,或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改“中书”和“门下”为“凤阁”“鸾台”,故中书门下称作“凤阁鸾台”。从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垂帘听政以来,直到她被政变推翻的神龙元年(705)的二十一年间,任用了五十三位“凤阁鸾台三品(平章事)”头衔的宰相:
刘祎之,武承嗣,魏玄同,苏良嗣,韦思谦,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周允元,岑长倩,裴居道,傅游艺,格辅元,乐思晦,崔神基,狄仁杰,杨执柔,崔元琮,李昭德,姚璹,李元素,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王孝杰,杨再思,杜景俭,王方庆,李道广,娄师德,武三思,武攸宁,姚元崇,李峤,魏元忠,吉顼,王及善,豆卢钦望,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廻秀,唐休璟,韦承庆,朱敬则,韦嗣立,宗楚客,崔玄𬀩,张柬之,苏瓌。
鸾台(门下省)和凤阁(中书省)的首长亦是宰相。这两个机构掌管皇帝诏敕和军国政令,在皇城内办公,最能接近大内里面的武则天,宛如皇帝左右的鸾凤。
鸾台纳言:王德真,苏良嗣,韦思谦,裴居道,魏玄同,武承嗣,武攸宁,史务滋,欧阳通,姚璹,娄师德,狄仁杰,李峤,韦安石。
凤阁内史:裴居道,岑长倩,张光辅,邢文伟,宗秦客,豆卢钦望,王及善,武三思,狄仁杰,李峤,杨再思。
鸾台凤阁的首长人数亦多,经常变更,受酷吏政治迫害者约三分之一上下。
宰相是朝廷最高首长,中流砥柱,安危所系,本应最为稳定。唐朝建立以后,高祖任用的裴寂,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等宰相,任职时间都很长,对于安定社稷、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武则天时代,这种局面骤然巨变,宰相更迭极为频繁,没有任何一个朝廷部门堪与相比。而且,这个席不暇暖的群体,即使把政争中遭到贬黜的情况排除在外,也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受到酷吏的迫害乃至屠戮。宰相被呼来唤去,弃之如同敝屣,则所有官吏的处境可想而知,武则天时代政情的高度不稳和内斗的极端残酷,实态毕露。
为什么宰相群体更替最频繁呢?因为武则天对他们把控最严也最直接。武则天身处大内,既无政绩也无功绩,无以服人;同时自然没有共创事业的部属,堪以寄任。而且,她作为高宗内眷的妇女身份,不方便经常和朝廷大臣聚乐宴饮,了解外请,增进感情。所以,她只能紧紧控制权力中枢的宰相群体,通过他们掌控全局。宰相作为政令下达、沟通内外最重要的渠道,必须盯紧看牢。由于朝廷乃至社会民情、官吏所思所想,只能通过文件和密报等间接途径获取,又要应对篡唐立周的改朝换代剧变,随时有被颠覆的危险,这些都会极大加剧生性多疑的武则天的猜忌。所以,她采取频繁更替宰相乃至施以毒手的苛酷手段,势所必然。这里是她控制全局的关键,亦是命门所在。
安危系于此地,宰相的治国能力并不重要,竭尽忠诚才是关键。所以,武则天时代的宰相群体有两个特点:第一,实务政绩型官员很少,大多出自政务官员。第二,武氏子弟实际掌权。武氏子弟是武则天政权最稳定的人事,无论他们是否身处宰相位置,宰相都要听命于他们。推而广之,武则天宠幸的汉子,宰相也要接受其统辖。例如征伐契丹时,武三思为主帅,宰相姚璹为副;征伐突厥时,薛怀义为主帅,宰相李昭德为副等等,乃至造天枢、进颂词之类事务,也是武氏子弟统领宰相实施。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央最高行政部门的尚书省,其首长在武则天时代最为稳定,二十一年间仅有六位,分别是左仆射:苏良嗣,武承嗣,王及善;右仆射:韦待价,岑长倩,豆卢钦望。除了岑长倩一人被迫害致死外,其余五人基本平安。左右仆射为尚书省主官,武则天时代曾经改称“左相”“右相”,实际上有名无实,和宰相沾不上边。武承嗣作为武氏子弟,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大权在握。尚书省长官之所以相对稳定且平安,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实权。武则天通过宰相直接指挥六部、九卿,作为六部上级主管部门的尚书省形同摆设,主官在位唯唯诺诺,乏善可陈,故各人本传事迹记载寥寥,滥竽亦可充数。韦待价以军功起家,武则天用他担任天官(吏部)尚书、文昌右相,“素无藻鉴之才,自武职而起,居选部,既铨综无叙,甚为当时所嗤”。韦待价自知非治国之才,“既累登非据,颇不自安,频上表辞职,则天每降优制不许之”。武则天为什么坚持把不懂行政的人放在行政主管的位置上呢?其实就是为了将其虚化为承旨画押的华丽道具,便于她直接掌控朝廷。
尚书省上层的人事,如表1所示(分为武则天垂帘听政与称帝两个时段):
表1
尚书省长官被弱化乃至虚化,但尚书省的职能不可完全废弃,因而出现上权下移的情况,亦即尚书省的左丞(正四品上)和右丞(正四品下)实际处理都省事务。尚书省主官左、右相(从二品)位高权虚,人少稳定,但左、右丞官员颇多,频有更迭,表明他们才是真正主事者。以下级官员主持事务,是独裁者常用的集权手段。由于官位卑下,受到超常重用时感恩戴德,听话卖力。而且,还因为官位卑下,制度上无权参预重大国务,所以让他们参预何种事务,以及参预到什么程度等等,君主皆可随心所欲,权力收放自如。武则天以此手段控制尚书省。
外朝机构主要是六部,其人事任用情况如表2:
表2
人事变更的频度,依次为吏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工部。用这个指标观察武则天时代各个官署的情况,可以发现它们在朝廷权力结构上的重要性同人事变更频度成正比,越是重要,掌控越严,人事更迭越发频繁。由此归纳出武则天朝的权力秩序及其结构如图1。
图1
这明显是一个以军政为中心的朝廷:一切以皇帝集权独裁为最高目标,由吏部担纲彻底更换官吏队伍,兵部作为权力支柱,刑部作为整肃工具,礼部制造改朝换代的理论与合法性。皇权笼罩于全社会,生产、技术、民生等皆处于从属地位。武则天彻底改变了唐太宗建立的社会发展国策与朝廷架构。
朝廷中最受重视的吏部和兵部,副职的变动异常的频繁,还多次出现其他部难以见到的官员再任的情况。这明显是武则天直接插手,安插委任亲信;同时表明在至关重要的权力部门,武则天倚重副职,越级操控部务,使之完全听命于皇帝。
朝官这条线高级官员的选任情况,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不完全记载,列示如表3:
表3
两《唐书》官员传记固然不能覆盖官员全体,然而,达到一定的量亦足以反映用人原则和基本面貌。根据上表所示,至少可以确认以下两点:
第一,官员大都出自官宦之家。
唐朝建立后,功臣和高官后裔,特别是军功子弟在仕宦上获得优待。唐高宗仪凤年间,魏元忠上封事指出:
当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亦有死事之家而蒙抽擢者。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新官制,按照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姓”等级,确立了优先录用官宦子弟的制度规定,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都沿袭这一原则,武则天亦是如此,故官宦出身者出仕比例甚高,功臣子弟更受重用。太宗、高宗朝名将薛仁贵,儿子薛讷,“则天以讷将门,使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
从唐朝建立到武则天全面掌权,经过了大约半个世纪,许多功臣业已凋零,功勋门第逐渐变味为官宦之家。官宦出身既是政治可靠的凭证,在入仕升迁上受到重视,也是官场的护身符,在仕途挫折罹难时,能够起到从轻处罚或者事过境迁后东山再起的佑庇作用。开国初期的重视功勋,逐渐蜕变为建政后常规铨选时讲究家世亲缘,武则天对此颇为坚持,有所发挥。岑文本是唐太宗任用的宰辅重臣,其侄子岑长倩因此得到重用,高宗时出任宰相,支持武则天夺权,故长年身居权力中枢,直到武则天欲立武承嗣为皇位继承人之际,因为主张维持亲子继承而得罪武则天,下狱处死。此后在朝廷举荐人才的时候,凤阁侍郎韦嗣立推荐岑长倩族子岑羲入朝任职,并说明其为朝廷罪犯亲属,武则天不但批准了岑羲的任用,而且还为受牵连的高管亲属的任用开了绿灯,“由是缘坐近亲,相次入省”。对落难或者受牵连的官宦子弟网开一面予以任用,显然不是个例,而成为规则,维护着优待官宦子弟入仕的一贯方针。
第二,注重名门家世,尤其是亲缘关系。武氏子弟不循正常途径入仕,应置于第二条人事线论述。武则天的母亲自称出自天下名门之弘农杨氏,实为隋朝皇族之杨氏。隋室杨氏因为是武则天外家的缘故,一直受到重用。武周“时武承嗣、攸宁相次知政事”,武则天对地官尚书杨执柔说:“‘我令当宗及外家,常一人为宰相。’由是执柔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氏和杨氏联合坐庄朝政,成为一条规则。
李唐与隋杨乃姻亲,政治上虽为敌手,亲情却深。李渊的母亲和隋文帝独孤皇后为亲姊妹,隋朝灭亡后,李渊对隋杨皇族给予照顾,亲自做媒将隋朝纳言杨达女儿嫁给武士彟,让这位河东木材商人粘上皇亲国戚的边,成为武则天日后飞黄腾达不可或缺的门槛。武则天显然领悟到王朝政治的奥秘,深知金字塔权力结构的顶端是少数门阀士族垄断权力,运用朝廷强力部门作为工具,实现对整个官僚体系的控制。在她的理解中,管理社会的核心不是遵守规则,而是追求权力的无限扩大,笼罩一切。权力需要人来掌握,掌权的人越少则权力集中,越有利于皇权。因此,等级森严的寡头政治成为她的营造蓝图。武氏家族(包括赐予“武”姓的皇子)居于金字塔尖,被选中的士族与近宠佞幸组成朝廷上层。有所不同的是被选中的士族相对稳定,而近宠佞幸与酷吏则频频变动,道理在于这些人作为工具固然必不可少,但落到具体的走狗却需要经常更换。近宠佞幸与酷吏属于第二条人事线研究的对象,留待后述。被选中的少数门阀士族颇受重用,飞黄腾达,纷纷跻身于权力上层,与武氏家族共同构成核心统治集团。例如杨氏家族在“则天时,又以外戚崇宠。一家之内,驸马三人,王妃五人,赠皇后一人,三品以上官二十余人,遂为盛族”;韦氏家族之“巨源与安石及则天时文昌右相待价,并是五服之亲,自余近属至大官者数十人”。
唐朝是贵族建立的王朝,高祖李渊以此为荣,建政初期曾经对宰臣裴寂说道:
我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王,及举义兵,四海云集,才涉数月,升为天子。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贱,劬劳行阵,下不聊生。公复世胄名家,历职清要,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也。惟我与公,千载之后,无愧前修矣。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倚重士族和功勋家族成为唐朝人事的重要原则,唐太宗修《氏族志》和武则天重用士族皆为此原则的一脉相传,除了武氏因武则天而破格崛起之外,老牌士族左右高层政治的局面一仍其旧,未有改观。武则天重用士族,寄任之深甚至扭曲制度。唐朝制度规定,近亲不得同时担任高官要职,以防止某一家族权力过大。对此项规定,武则天采取变通的办法规避,李峤担任宰相,两年后其舅张锡也升任宰相,武则天让李峤转任成均祭酒,“舅甥相继在相位,时人荣之”。士族对于权位的诉求也直言不讳。垂拱年间的宰臣韦思谦把两个儿子韦嗣立和韦承庆径直托付给武则天,说:“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武则天欣然接受,对韦嗣立明言:“今授卿凤阁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果如其言,先是韦嗣立接替韦承庆担任凤阁舍人,然后由韦承庆轮替韦嗣立出任天官侍郎,不久又接下韦嗣立的宰辅要职,等到韦承庆去世,又让韦嗣立接任黄门侍郎,前后四度轮替,宛如左右手传接一般。
优待功臣后人,讲究官宦家世,倚重名门士族这三条铨选的基本原则,武则天无不坚持贯彻,比起唐太宗时代逐步开放用人的家世条件,有所倒退。陈寅恪未对武则天用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考察,断言武则天破格用人,培养出新兴阶级攘夺替代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番议论完全得不到事实的支持。武则天称帝充其量只是僭主篡政,酷吏政治绝非社会革命,新兴阶级亦非权力所能制造,只能是社会生产形态所决定的客观存在。
一朝有一朝的组织原则。武则天朝对于太宗朝组织原则的最大改变,是把对唐朝的忠诚演变为对她个人的效忠。她遴选并重用的官宦士族都遵循这条最高原则。
从小生活在权贵圈子里成长的功臣高官子弟,对于政治人事嗅觉最为敏感,察言观色得风向之先,其中想飞黄腾达的人跟风最紧。丘和、丘行恭父子建唐时立有大功,皆获陪葬皇陵的殊荣。丘行恭之子丘神勣jì属于最早投靠武则天的功臣子弟,充当鹰犬,出手害死章怀太子,与酷吏周兴、来俊臣齐名;岑文本侄子岑长倩等一批功臣子弟因为支持武则天取代李唐而得到重用,俱见前述。李大亮的族孙李廻秀,在武则天晚年当上宰相,“颇托附权幸,倾心以事张易之、昌宗兄弟,由是深为谠正之士所讥”。
在逢迎武则天近幸方面,王朝体制内的士族亦不遑多让。崔义玄精通儒经,以学干禄,为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出谋卖力,主持审判长孙无忌。因为这份功劳,两个儿子崔神基和崔神庆都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武则天晚年,朝中大臣拼死控告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犯罪,崔神庆受命审理此案,竟然为其开脱。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为武则天晚年之最爱,士族官员趋势附炎,卑躬攀附,父子三人皆为宰相的韦氏,韦承庆讨好张氏兄弟;几度进谏武则天的宰相李峤,其实和张氏兄弟交情甚深,以至于武则天倒台后,他们都为此遭到贬黜。宰相杨再思历仕三朝,主持政务十余年,地道的官油子。他善于体察上意,皇上喜欢的,他吹捧得天花乱坠,皇上讨厌的,他诋毁得丑陋无比。有人私下问他身居高位何苦如此呢?他道出为官数十载的心得:正直的官员招灾惹祸,唯有望风顺旨才能保全性命。原来赞美颂圣的合唱队充斥着虚情矫饰的歌手,声嘶力竭的领唱者往往最洞悉内里幽暗。杨再思年轻就通过科举,腹有经纶,黠于应对。张昌宗遭诉,群情汹汹。武则天询问杨再思意见,杨再思说张昌宗炼仙丹给皇上服用,皇上身强体健便是国家万幸,所以张昌宗功劳莫大。避开犯罪事实,只谈皇上重于社稷,利君则利国,情郎瞬间成为英雄,迎合了武则天万难割舍的感情。张易之兄弟大宴朝官,饮酒互捧,张昌宗容貌粉嫩而得武则天欢心,一众官员赞美张昌宗貌似莲花,杨再思挺身纠正道:“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这等话术浸染弥漫成为武周王朝的官风。
各路出身的王朝官员汇聚在一起,国家正事做不了,真话说不得,有失品格的种种表演,未必都是他们猥琐卑劣,而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所致。当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反过来也强化了那种环境,互为因果,最终无人幸免。于是,官场晋升的秘径变成通途,“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
拍马溜须而不做事,即使身居高位也不敢有所作为。在朝不为恶,偶尔说些合乎道理的建言,这在正常的社会属于常识底线,但在武周却足以振聋发聩,勇气有加,难能可贵。武周时代朝官的水平,后人颇有评论:
豆卢钦望、张光辅、史务滋、崔元综、周允元等,或有片言,非无小善,登于大用,可谓具臣。
苏味道、李峤等,俱为辅相,各处穹崇。观其章疏之能,非无奥赡;验以弼谐之道,罔有贞纯。
崔融、卢藏用、徐彦伯等,文学之功,不让苏、李,止有守常之道,而无应变之机。
崔(融)与卢(藏用)、徐(彦伯),皆攻翰墨。文虽堪尚,义无可则。备位守常,斯言罔忒。
这些评价并非贬低之辞。武则天晚年请狄仁杰举荐宰辅高官,狄仁杰当面询问武则天是否觉得当朝主官乃“文吏”之流,不堪大任?武则天深以为然。一朝皆凡庸,是谁之过?然而,到此地步,不想崩溃只能举贤任能,转机因此萌生,历史总要做出选择。
二、近幸宠臣
武周政权的朝官,在大清洗的肃杀氛围中,实际上已经沦为摆设,把朝廷门面装潢得煞有介事,敷衍日常事务,跑腿当差。真正掌握权力的是第二条线,亦即武则天委以重任的近幸宠臣。同第一条朝官线的重要区别,在于他们基本不经过吏部铨选正途入仕。这条线上的人物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中心层面,有处于权力中枢、出将入相的武氏子弟,以及武则天信赖有加的男宠团队。其次是前台层面,有刮起血雨腥风、致令人人自危的酷吏集团。这两拨人的权力都来源于武则天。
首先来看中心层面的武氏子弟。武则天时代构成政治权力的亲属基础者,有下面这些人。在亲属关系上,他们分别是武则天的侄子和侄孙两代人;在政治秩序上,他们分别被封为亲王和郡王。
亲王
梁王 武三思 武则天长兄武元庆之子。
魏王 武承嗣 武则天次兄武元爽之子。
陈王 武承业 武承嗣弟,追封。
定王 武攸暨 武则天伯父武士让之孙,始封千乘王,尚太平公主后进封。
亲王四人:武三思和武承嗣为武则天异母侄子,武承业为追封,三人皆为侄子辈;武攸暨因为尚太平公主而进封亲王,为侄孙辈,乃特例。
郡王
武崇训 武三思子,尚安乐公主,封高阳王。
武崇烈 武崇训弟,封新安王。
武延基 武承嗣子,始封南阳王,后袭父封,坐私议张昌宗,被杀。
武延义 武延基弟,袭父封,继魏王。
武延秀 武延义弟,封淮阳王。
武延晖 武承业子,袭父封,嗣陈王。
武延祚 武延晖弟,封咸安王。
武攸宜 武则天堂兄武惟良之子,封建安王。
武攸绪 武攸宜弟,封安平王。
武攸宁 武则天堂兄武怀运之子,武攸暨之兄,封建昌王。
武攸归 武攸宁弟,封九江王。
武攸止 武攸归弟,封恒安王。
武攸望 武攸止弟,封会稽王。
武懿宗 武则天堂兄武志元之子,封河内王。
武嗣宗 武懿宗弟,封临川王。
武尚宾 武则天堂兄武仁范之子,封河间王。
武重规 武尚宾弟,封高平王。
武载德 武重规弟,封颍川王。
作为武氏子弟集团的附庸,可以加上宗秦客、宗楚客、宗晋卿和纪处讷四人。前三人为武则天外甥,纪处讷则是武三思的连襟。
武氏子弟集团最醒目的特色,是完全未见科举出身者。且不论唐朝高度重视文化,自开国以来就建立起文化程度甚高的官吏队伍,从社会发展而言,以武力开国的王朝到了和平年代,其军功集团的后代也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转而向学,子弟通过科举途径入仕晋升,继续仰仗家世门荫者日渐稀少,受人轻视。武士彟作为唐朝开国功臣,其家族子弟这等学历,透露出武氏家族对于文化的态度,落伍于时代。这批武氏权贵中,最有文化,以至于史家给予记载的是武三思,“略涉文史”,仅此而已。他留下诗歌创作的记录是赞颂张昌宗才高貌美,乃神仙王子晋转世。
武氏姻亲子弟,宗秦客、宗楚客、宗晋卿和纪处讷四人同样未见学业与科举记载。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整个第二条人事线,亦即将武则天男宠团队也一并考察,情况如下:
薛怀义原名韦小宝,街头摆摊出身,以魁梧雄壮获得宠幸。武则天为了掩盖这段少年劣迹,令其出家为僧,编入女婿薛氏的士族谱中,主持朝廷宗教事业,找人编撰《大云经》,陈说符命,发现武则天是弥勒下凡。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出自贞观名臣张行成家族。张行成少时追随大师刘炫,勤学不倦,应科举及第,历仕太宗、高宗两朝,为一代名臣。张易之兄弟是张行成的族孙,不可思议的是文化家族的子弟竟然不循科举正道,张易之是依靠门荫入仕的,因为白皙美貌,擅长音声。其弟张昌宗首先被太平公主发掘出来,用得称心,转而推荐给武则天,同样表现不俗,大得欢心。张昌宗推荐兄长张易之说:“臣兄易之器用过臣,兼工合炼。”原来这对兄弟兼具炼丹才能。由此可知,他们自小研修道家房中阴阳之术,耽于学业,故难应科举,只好走门荫之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几乎专宠,武氏权贵争相为他们牵马前导,招摇过市,加上以权贪赃,惹来妒忌非议,沸沸扬扬。武则天为了遮掩丑闻,让他们主持朝廷文化事业,集中天下美少年和宰辅大臣们,济济一堂,组建文化机构“控鹤监”,更美其名称“奉宸府”,编撰《三教珠英》等大型文集,煌煌千余卷。
薛怀义的宗教事业,张易之兄弟的文化事业,再往前追溯到北门学士的巨著编撰,有人称之为武则天大力推动的文化盛世。
做出如此不凡成就的张氏兄弟,虽然没有科举出身,亦非胸无点墨,史书记载张氏兄弟勉强能写成文章,至于和武则天酬唱应对的诗文,自有宋之问、阎朝隐等文学工匠代笔。
武氏子弟与男宠团队,以及他们同武则天的关系如何呢?在政治风头上,男宠团队风光无限。早先得宠的薛怀义,乃至后来的新欢张易之兄弟,进出内外,武承嗣、武三思一帮武氏子弟争先恐后为其牵马执辔,献诗赞颂,卑辞厚礼,媚态可掬。作为武周皇族却要竭力逢迎男宠,武氏子弟心有不甘,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与妻子永泰郡主,以及懿德太子等人私下聚集议论,谈到张易之兄弟任意出入宫中,无不愤恨难耐,摩拳擦掌。这些议论竟然不翼而飞传入武则天耳朵,武则天大怒,逼令武延基自尽。私下非议竟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武则天心中的情感天平清晰可见。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在政治利益的天平上,武氏子弟才是根本,是武周政权的根基和血脉,武周政权总归要传给姓武的,以至于武则天的亲生子女都要改姓武,试图将他们塞进武氏血脉。武氏子弟充当男宠的马前卒,武则天当然知道,且乐见所为,如果企图反抗则铁腕镇压,绝不留情。这是什么道理呢?并不是男宠金贵,而是武则天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化身和试金石,测试属下是否绝对驯服而已。服从男宠就是服从武则天,男宠不为人齿,却能够做到诚心悦服,证明对于武则天的驯服臻于精纯,绝对到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武延基是未经风浪的权贵子弟,自命不凡,这恰是心生二志的萌芽,咎由自取。其父辈武承嗣和武三思则迥然不同。武承嗣写不了诗文,却将马牵得十分安稳,让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享尽荣耀。武三思粗通文墨,双眼如炬看出张昌宗乃神仙转世,亲自写诗,还组织编排大型音乐舞蹈表现仙人下凡的绚丽场面,让崔融动情绝唱:“昔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藏史姓名非”,把自己感动得涕泗俱下。为什么父子两代差距如此巨大呢?道理就在于武则天同兄弟的关系。武承嗣的父亲武元爽、武三思的父亲武元庆,以及其他诸武的父辈如武惟良、武怀运等等,武则天幼年饱受他们的欺负,尤其是武则天的母亲对他们恨之入骨绝不宽恕,让武则天掌权后给予摧残泄恨,武元庆、武元爽遭黜,配流岭外而死;武惟良、武怀运被诬陷下毒害死外甥女韩国夫人,被处死。武则天的兄弟,自己不死,就只能等待处死。武承嗣和武三思早年都曾随父亲配流边荒,武则天决意篡唐建周以后,出于政治需要才把他们召回京城。骤落暴起,亲尝政治炎凉与绝情,武承嗣和武三思对于姑妈早已胆战心惊,变得十分乖巧,虽然身居高官,却十分清楚权力来自何方,对此顶礼膜拜。这种出格的表现有违自然,看似尽忠,实为恐惧。捆绑到篡唐立周的战船上,构成吴越同舟的共同命运,捍卫武则天就是保卫自身的政治特权,背后的驱动力不是绝对忠诚的感情,而是荣辱与共的利益。
利益为本,必定得陇望蜀。武承嗣欲望和野心膨胀起来,想独占权力,便策动武则天尽诛李唐子孙,同时组织宵小请愿,试图成为太子,吞下武周的果实。武则天未遂其愿,致令武承嗣怏怏而死。作为政治精算师的武则天,是信任有父仇的侄儿,还是相信亲生的儿子呢?武承嗣越界了,利令智昏,自取灭亡。从他儿子武延基非议张易之兄弟一事,武则天难道看不出来武承嗣不为人知的家庭内部只讲利益不尽忠诚的真情吗?武承嗣和武延基父子之死,显现出武则天的底线:皇位传给姓武的亲生儿子,武氏子弟掌控朝廷,成为武周政权的核心。所以,武则天花费更多的心血培育武氏第三代,几乎都封为郡王,出将入相,以保武周江山长远稳固。武则天的政治算盘在内心早已权衡清楚,决不是晚年在大臣的谏言下幡然醒悟,立子继承。大臣们的谏言因为契合武则天的心意而被采纳,同时也给了跃跃欲试的武氏子弟一个无法扭转的交代。通过和朝中大臣讨论继承人问题,武则天也摸清了大臣们的政治态度。她这个决定是明智的,武氏第三代在内政外交上的庸劣表现,根本不可能作为皇帝撑起大局,与其被推翻,不如回归政治合法性。之所以成为糊不上墙的烂泥,武氏几代人皆无学业与科举,已经有了答案。
其次来看前台层面的酷吏集团。在唐朝,武则天时代首次出现酷吏,完全改变了政治规则和社会风气,影响深远。唐朝的出现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改朝换代,而且是一场重要的政治革新。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分裂时代,恃力使诈成为政治常态,社会上层失德,下层失信,导致国家数百年难以真正统一。唐太宗总结历史教训,致力于重建法律与制度,取信于民。唐朝建立到武周时代将近七十年,垂拱而治,依靠的就是官民互信,制度公平。到唐太宗晚年,“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武则天僭主当政,威望不足,忧惧群臣不服,便重用一批酷吏大规模整肃异己,构陷告密,开启酷吏政治时代。酷吏政治与武则天执政相始终,甚至长于武周政权的存在时间。武则天倒台之后,酷吏政治随之而去。但是,它没有消亡,而是潜伏在帝制体内,不时兴风作浪。
酷吏作为僭主独裁的主要工具,威慑并实际控制整个官僚阶层,因此,他们无疑处于政治权利结构的顶层。另一方面,酷吏的所作所为,乃秉承上意,因此,他们常常被轻视为君权行使的道具,而非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的集团。事实并不尽然,当工具坐大的时候,便逐渐膨胀起欲望,从狐假虎威,假公济私,直至奴大欺主。武则天对薛怀义隐忍再三,唐朝多少皇帝死于宦官之手,说明任何政治集团一旦成形便有了主张和利益诉求。所以,酷吏集团不可仅仅当作皇权的影子简单处理。当告密和清洗全面铺开之后,海量的案件并非君主所能掌控,检举何人,镇压什么,都与发起的酷吏的感情、学识、见地和利益息息相关。他们的指向性变成强有力的鞭子和精神指挥棒,逼迫并规定着官僚队伍的思想观念、施政行为和价值取向,进而深深地影响文化程度不高的芸芸众生,形成弥漫世间的社会风气。最终出现的结果往往和君主最初的政治蓝图不尽吻合,甚至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君主和酷吏文化水平和利益见识的落差。君主用工具剪裁世界,酷吏则以其品行见识塑造世界。大千世界从来不是单方面所能制造的,而是各方面合力的产物。
酷吏的身世塑造其品行和情感,文化见识规定其眼光和行为。这两者又极大地左右着官僚队伍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吏治庸劣从来都是社会堕落的驱动力。
武则天时代,告密成风,酷吏成群。然而,能够得到武则天重视,挑选出来兴风作浪,成为酷吏代表的主要有以下这些人:
来俊臣,乡间地痞;左台御史中丞。
周兴,少习法律;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傅游艺,吏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丘神勣,官宦子弟;左金吾卫大将军。
索元礼,胡人;游击将军。
侯思止,家奴无赖,文盲;朝散大夫,左台侍御史。
万国俊,乡间地痞;朝散大夫,肃正台侍御史。
来子珣,无学,告密入仕;左台监察御史。
王弘义,告密入仕;左台侍御史。
郭霸,吏员,革命举;左台监察御史。
吉顼,进士;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让一个时代陷入血腥恐怖的酷吏,只有吉顼一人是进士出身。少时读过书的仅见周兴,曾经学习法律,为日后翻弄法条打下基础,属于刀笔吏。上述11人中,9人出自乡间地痞无赖,甚至侯思止还是个文盲,却官至左台侍御史,主持监察炼狱。这批人的行迹与文化程度,显然无法通过朝廷正规的仕进考察,所以都由武则天直接提拔重用。武则天用的人,再荒唐也不容议论。侯思止言行举行粗野愚蛮,成为官场笑柄。武则天知道后,怒斥嘲笑者:“我已用之,卿何笑也?”当听说了侯思止那些惊动四座的话语,自己也忍不住喷笑。侯思止丑态百出,在武则天看来却是愚忠可靠,故其官位坐得十分牢靠。11人中,有文化学业者2人,占18%。另一方面,升任宰相的也是2人,同样占18%。文化低同官职高形成鲜明的对照。
武则天时代用人的两条线、三个层面,第一条朝官线基本遵循入仕正常规则考察录用。在武则天酷吏大清洗的恐怖气氛下,动辄犯咎下狱,故上上下下明哲保身,敷衍了事。他们整体文化水平最高,权力却最小,得过且过,形同摆设。第二条线的中心层面,有武氏子弟和武则天男宠团队,文化程度颇低,职位最高,握有大权,构成武周政权的政治人事基础;前台层面的酷吏集团,基本由地痞无赖出身者组成,通过诬告或者兼进谀词而获重用,飞速蹿升,权势熏天。和中心层面相比,前台层面的酷吏集团是必须的存在,至于具体的个人则需要经常更换,败亡亦在瞬间。他们得意之时极尽残忍,破灭之际人剐其肉,遗臭万年。他们刮起互害之风,自己无一幸免,“既为祸始,必以凶终”。
从人事结构来看,武则天时代是武氏子弟、男宠团队和酷吏集团联合管控朝官,进而掌控全社会;同时也是无知对文化的压制,权力对于法律制度的践踏。
三、士族政治与科举
武则天基本遵循唐朝官员入仕与晋升的铨选原则,另一方面则在权力的上层重用武氏子弟、男宠团队和酷吏,掌控百官的黜骘乃至生杀大权,主宰政局。她重用之人学历低,非贵族名门出身,格外引人注目,以至于有研究者把武则天作为唐朝政局的分水岭,认为武则天大量提拔庶族寒门,改变了门阀士族对于政治的垄断。陈寅恪进一步把视野扩大到北周,认为当年宇文泰组建关陇地区胡汉各族实力人物组成的“关陇集团”,垄断政治直到武则天方才打破。武则天大批提拔科举出身的人入仕,形成“新兴阶级”,如此则武则天不仅在唐朝,乃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领袖。以一人之力改变三代王朝的历史方向,这样的功业恐怕空前绝后。
陈寅恪对于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宏大的问题,启发历史学家去思考和论证。学说的成立,首先要通过证伪的检验,其次才是不同视角的分析论辩,在思想碰撞中发展。
陈寅恪对武则天历史定位的基点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政治。首先需要厘清的概念是这个历史阶段的士族与士族政治。士族指的是社会的统治阶层。士族与皇帝为主导的政治、军事势力结合,相互依靠,掌控并长期把持中央王朝到地方的政治权力。曹魏建立“九品官人之法”,表面高举“唯才是举”大旗,很快转为重视家世,到了西晋则日益强调家世礼法,从铨选制度上极大强化了官僚士族的特权地位,世袭垄断政治权力,形成固化的士族政治形态。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大多起自东汉崩溃以后一再出现的大动乱,在兵荒马乱中聚集亲族乡党据险自保,组成自立武装,割据乡村,概称为“坞壁”。几百年的战乱和外族入侵,使得坞壁得以长期维持,遂演变为世家大族,将地方社会碎片化,以至于重新建立的各个王朝都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能控制地方。世家大族大小不等,大者跨郡连州,千家万户;小者数百家一族,武断乡曲。他们通过联姻构成亲族网络,跻身于王朝官僚之中,凭借在乡势力支持政权,利用国家权力垄断地方。婚和宦是支撑士族长久不衰的两大法宝。士族内部有高下等级之分,这种区分不仅凭借在乡实力和官位高低,还根据文化和声誉,虽然不像确定官品那样清晰严格,但也有必备的条件:连续几代人中出现公卿宰辅一级的高官,属于政治条件;颇有文化学养,遵循礼法家教,属于文化条件。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条件都具备的世家大族,受到社会普遍的承认与重视,例如北朝隋唐的崔、卢、李、郑、王等山东士族,韦、裴、柳、薛、杨、杜等关中士族,被视为最高的门第。其下还有各个州郡级别的士族等级,构成从朝廷到地方的世家大族等级结构。王朝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当朝官职的高低,编撰氏族谱,作为铨选的家庭条件和分配政治权利的依据。北魏孝文帝开其端,划分甲乙丙丁等第;后续王朝全都跟进。唐太宗修《氏族志》,唐高宗和武则天重修《姓氏录》,表明对于士族等级秩序的高度重视。据此可知,说武则天力图打破士族政治,不知从何说起。兼具实力、官品、文化三者优势的士族,得到各大政治势力的积极拉拢,成为其政权的支柱。他们在朝身居高位,在地雄踞一方,并且根据各自的身份地位形成比较固定的通婚圈,备受瞩目,演变成社会上重视的“门阀”。这种政治生态称为“士族门阀政治”。在确定士族身份等第的时候,文化条件颇为重要,品行与学术决定家族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官职高却没有文化被视为权势豪门,地方上有实力缺少文化的家族被称作豪强,总之同具有文化色彩的“士”难以沾边。所以,士族研究从这个角度区分兼具文化学养者为士族,仅凭官职或者强宗势力者为世家大族。当然,这一区分并不是那么严格。作为统治阶层,常见笼统使用士族一词。
在世家大族或者士族等级秩序的框架之内,其下层被称作“庶族”“寒门”等。以往的研究对于士庶之分并不清晰,如果以五品以上官职划线,那么庶族就是下层官吏直至小地主之家,缺乏权势的中小地主自然被归为“寒门”。他们也被称作“庶族地主”等。然而,无论士族、庶族,他们都属于统治阶层。即使武则天时代出现大量提拔庶族寒门的现象,既不构成“新兴阶级”,也完全称不上“社会革命”,充其量只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成分调整。何况武则天任用的官员,如前面列示的三个层面,酷吏多为无业的地痞游民,连“寒门”都构不上;武氏与男宠固然文化水平低,但其家族在唐朝已经上升为功臣权贵,甚至是皇族,无法再用“庶族”指称他们;而朝官的选任与唐朝开国以来的状况没有大的变化。综合三个层面所展示的真实状况,无法支持陈寅恪所谓武则天缔造庶族寒门“新兴阶级”的假说。陈寅恪并未提供实证分析的根据,不知所本,故只能对其结论提出商榷。
其次,陈寅恪提出的“新兴阶级”,最重要的特点是科举进士出身,工于为文。亦即武则天之前,唐朝铨选重视门第家世,用的是“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而武则天破格录用科举出身者,形成与所谓“关陇集团”对立的“新兴阶级”。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1.支撑起北周、隋、唐政权的旧家,亦即所谓的“关陇集团”的存续状况。宇文泰以后来所封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等二十余家创业家族为核心建立西魏、北周政权,所言甚是。但是,这一创业功勋集团从北周宇文护专政时起就遭受猜忌和镇压;北周武帝辉煌的功业昙花一现,人亡政毁;杨坚政变建隋,抑制并清洗宇文泰组建的关陇集团主要家族,隋炀帝则重用江南士族。李渊建唐,依靠的是河东士族与大姓,唐太宗则强调用人上的五湖四海。这一历史进程呈现了走出关陇的清晰脚印。政权长治久安的人事基础在于用人区域和社会阶层的广泛性,统治者只要不失心智,自然深谙个中道理。
2.政治史所讲的地域政治集团,是指集中任用某地人的政策与原则。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域仅仅局限于关陇地区,只能任用关陇人事,别无他选,并不是拥有广阔的统治区域而有意识地专门任用关陇人事。所以,所谓“关陇本位政策”或者“关陇集团”,说了等于没说。更何况严酷的政治现实,生死攸关,且政治目标与利益各不相同,从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甚至是一朝天子数朝臣,哪有一朝大臣数朝皇帝,更加不可思议的竟然是一朝大臣三代王朝,从理论到现实都不成立。从宇文护到隋文帝,执政者仅有关陇地区的从政经历,故人事基础局限在这里。即便如此,他们也在扩大用人的面,压制宇文泰的创业“旧家”。明白无误的变化出现在隋炀帝时代。隋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之后,用人的区域日渐扩大。隋炀帝曾经指挥统一江南的战争,皇后又出自南朝皇族萧氏,故他重视南方,拔擢江南士人,委以重任,甚至主导朝政,极大改变了关陇官僚居多的成色。唐朝自创业时起,就以太原组建的班底构成核心人事圈,笼络山东士族。武士彟就在此时进入政治核心圈,崛起于政坛;武则天也是因为功臣之女才选入宫中,日后执掌权柄。武氏是李唐政权下的既得利益者,和其他创业家族命运与共,构成唐朝人事的基本盘。武则天出于一己之私,打压李唐政权的忠实支持者,但她主要用没有社会根基的酷吏集团作为打手整肃官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官僚队伍的成分和用人路线。其道理显而易见,武则天要的是至尊皇权,而不是摧毁自己赖以生存的政权根基;她要在最高权贵阶层中长期占有武氏一席之地,并不为酷吏之流痞子政客谋求利益,改变权贵阶层的结构;她处心积虑推进李、武联姻,就是为了补武氏合法性短板从而获得长远安定;她深知根深蒂固的士族阶层的重要性,所以对韦氏、杨氏、崔氏等老牌士族笼络重用,甚至让他们父子兄弟同时身居要职,宽容他们对于男宠团队乃至武氏子弟的轻蔑;她扮演官僚、“旧家”敌对者的角色以煽动下层,却没有改变李唐依靠官宦士族的组织路线。所以,武则天表面上看似泼辣凌厉,其实内心极其精明,她走在极端政策的边缘,却在最关键之处未越雷池一步。从本质上看,她是士族政治的坚定维护者,而非掘墓人。
北周隋唐的相关性在于三代王朝的建立者同出一源,此偶然现象的关键在于北周、杨隋皆短祚,事起仓促,只要不是被其他政治势力所征服,剩下的便是同一平台脱颖而出的新秀。新的创业者都是受到当政者压迫而心生异志的雄才,而非同一事业的前仆后继者。理念、目标和利益各不相同,如何构成同一体质的政治集团呢?所以,所谓的“关陇集团”把持北周、隋、唐三朝政治的议论,属于想象的建构。
不存在垄断三朝政治的所谓“关陇集团”,却出现一个确定不移的现象,那就是官员铨选与晋升中,科举出身者日益增多,反映出对于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成为大势所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一趋势究竟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还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
自从东汉末年董卓被杀时起,朝廷就失去了对全国的统制,内战爆发,一步步沦为彻底的分裂割据,直至唐朝建立为止,中国在战乱和分裂中度过了将近四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其间虽然有过西晋和隋朝短暂的统一,却都以失败告终。分裂战乱的时代,真理由思辨的洞彻发现沦落为暴力的胜负角逐所决定,乱世的最高道理就是胜利。所以,这个时期过眼云烟般的繁多政权无不把实力和功绩作为用人的根本标准。曹操一再发布《求贤令》,公开倡导重用反道德能取胜的人,开启其端。魏文帝时代创立“九品官人之法”,任命中央到地方各级中正官来评选人才。这个制度存在根本性的内在冲突,亦即选用士族来贯彻“唯才是举”,不啻缘木求鱼,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走向反面。士族出身的中正用“家世”条件评定人才品级,结果“九品中正制”成为加强并固化士族门阀的强有力机器。另一方面,频仍的战争涌现出许多勇武的将领,在军事化的国家机器中占据主流。“九品官人之法”制造门阀士族,军国体制制造军功阶层,源源不断,在王朝政权内混杂合流,形成门阀和军功两大特色,在权斗中共存。权斗源于军功阶层对于文化和士人的蔑视,痛下杀手,必欲将其奴仆化。北魏崔浩事件等等,层出不穷的文化大狱莫不因此而生。共存则是对现实的屈服。攀援上权力宝座的各色人物,无不企图固化既得利益,军功和权势皆不可长久,丛林互噬注定没有胜者,欲求长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转变为门阀,故不可一世的军功阶层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与士族合流,借其金字招牌悬挂在列戟的大门之上。北魏孝文帝确定胡汉姓族等第,令其通婚联姻,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道理如出一辙。皇帝亲自做媒,不是开婚姻介绍所的业余爱好,而是营造铁打江山的专业操作。
军功士族门阀政治,是东汉灭亡以来中国长期不能统一、政权无法稳固和不断发生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因此,想要建设稳固富强国家的统治者都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任何根本性的社会变革,一定依靠法律、制度乃至文化价值观的改造重塑。人治最不可靠,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的人治,既可行善,亦可为恶,方向上飘忽不定,则易于颠覆。隋文帝建国之后,断然拆除士族门阀政治的制度台柱,“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自曹魏创立以来沿用数百年的“九品官人之法”终于被废除。此举有利于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故为后面的王朝所遵循。
军功士族门阀政治是战乱时代军国体制的产物,打破门阀政治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治国理念的转变。古人说马上得天下,王朝是靠武力打出来的。可是,政权建立之后,国家能否继续采用军国体制管理呢?唐太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还是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积极延揽四方文学之士,皆为一时之选,其佼佼者号称“十八学士”。戎马倥偬之际,唐太宗仍然和文士一起深入研讨如何治理国家,从根本上认识到治国不能采用军事命令式的行政强制,更不能听任权力恶性膨胀,凌驾于一切之上,必须讲道理,重规则,建立完善的法律与制度,提升社会文化道德水平,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强大、长治久安的目标。政治路线须要人去落实,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所以官吏铨选至关重要。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之法”,代之以科举考试,隋炀帝进一步确立进士科的主流地位。唐朝建立之后,强化了科举在铨选中的比重,特别是唐太宗以军事统帅的威望率领创业的军功部属转变崇尚武力的思想观念,积极倡导文治,大力办学,拓展科举入仕的途径,坚持不懈,推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推重科举的风气。唐朝科举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秀才科后来停止,明法、明书、明算三科为专门科目,故常设科目为明经和进士。盛唐以后进士科越来越显赫,压过明经科,求仕进者趋之若鹜。唐五代时人王定保撰述唐代科举状况,说道:“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显而易见,唐朝甫建即大力推进科举制,发展迅速,到唐太宗贞观年代已经被世人视为仕进正道,很受尊崇,以至于权贵子弟通过门荫或者军功起家者都以不能由科举入仕而深感不足,一生抱憾。唐太宗以广收天下英才为己任,当年见到新进士缀行而出的场面,欣然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偃武修文打下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根基。文化的盛大,不是用读书人的多少所能表现,最重要的是社会各个阶层都崇尚文化,以此为荣,蔚然成风,这就是王定保盛赞贞观时代的立论所在。读书人虽多却甘当鹰犬,重用近乎文盲的酷吏镇压士人,哪怕编撰出颂扬的诗文,王定保并不以为是文化盛世。把科举作为入仕正道是唐朝既定国策,坚持推动,不待武则天方才肇始。这个重要转变是军功立国后走向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具有客观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唐太宗并无首创之功,却是及早的觉悟者,避免了有害无益的弯路和折腾。
科举制同九品官人之法相比,颇具公平性。后者注重家世出身,造成士族高门几乎垄断官场的僵化局面。科举则允许士子报名投考,凭借个人成绩录用,打开了社会下层之人上升的通道。侯君集、孙伏伽等都是自寒素举进士入仕、初唐位居朝廷大臣的著名例子。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居住在邺城的陇西人李义琛、李义琰兄弟,及其堂弟李上德三人同年考上进士,成为佳话,载入史册。投名报考的科举制一旦取代九品官人之法,下层士子入仕的比例必然越来越高,毋庸置疑。然而这是一个发展的进程,积累数十年的科考,到武则天时代寒门出身增多,只是结果的呈现。社会的进步必定是人身及身份性限制的日益解除。科举制代表的正是这个方向。
需要特别指出,论述科举制时往往把录用人数的增多作为制度推进的直接有力证据,实则南辕北辙。科举制不是一般的入学考试,而是入仕当官的铨选,所以不可能大量录取,其名额由每年需要补充的官吏员数来决定。唐太宗励行小朝廷,精兵简政,其组建的朝廷人数有各种记载,这里选取较多的一种,《新唐书·百官一》记载:“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乱世的社会平均年龄颇低,故初唐朝廷需要世代更新的人数很少,决定了科举录取人数必定较少。依照唐朝“壮室而仕,耳顺而退”的三十年仕宦期,到唐高宗年代,科举录用人数呈现梯度增长,并随时代推移构成阶梯式上升,都是自然而然之势,绝非个人一己托天之功。
依据官吏世代更新的需要决定科举登科人数的原则,唐高宗显庆二年(657),主持人事的黄门侍郎、知吏部选事刘祥道上疏,核算当时内外文武官,九品以上者13465人,取大数放宽至14000人,每年补充500人都要多出不少,而当年补充了1400人,超过需要2倍多。亦即唐高宗时代,科举登科加上依靠门荫等入仕者早已供大于求,不能再扩大科举登科人数了。由此可知,唐太宗贞观时代科举录取人数较少,反映当时严格执行职官的编制。高宗时代已经在10∶1的求仕压力下增加了很多登科名额,人浮于事。到了武则天时代,为了夺权乃至篡唐建周,武则天“务收人心”,做了重要改变,一是取消考试糊名,致使贿赂公行。例如来俊臣握生杀大权之时,大肆收受请托,每次铨选都要违法安排数百人入仕,至于王公权贵的插手科考,难以尽述。二是不按成绩,任意扩大录取人数,天授二年(691),十道举人,大批拔擢官吏;长寿元年(692)一月,武则天接见各地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数以百计。而且还开启了试官制度,大批未能通过考试和品行考察的人,先行任职,把政务和民生当作儿戏。新录用的官吏如此之多,致使各个部门冗官泛滥,社会流传歌谣称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
官多至滥,并不会给下层寒士带来普遍的机会。武则天任用士族主持铨选,李峤录用权势之家的亲戚二千余人,以员外郎身份到各部门掌管事务,同在编的主官发生激烈争执,甚至互相殴击。此类官场乱象,是士族权门内部利益之争,和平民有什么关系呢?在古代史上,冗员滥官从来是权力泛滥的表现,带来的是更大的不公平。从武则天时代到中宗、睿宗朝急剧膨胀的“墨敕官”“斜封官”,请托贿赂充斥官场,便是其结果,而庶族寒门更无升迁的希望,如何形成与士族“旧家”对抗的“新兴阶级”呢?冗员滥官是对法制的破坏,绝不是科举制的进步,更不是所谓的“社会革命”。只有一律平等的公平制度,才是下层士子的上升通道。
武则天时代的官僚阶层,呈现出非制度性越级提拔的武氏子弟、男宠团队、酷吏集团真正掌握权力,控制朝官的状态。朝官则基本遵循铨选途径入仕,没有改变唐初以来士族与官宦子弟为主的基本面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最重要的社会变革是科举制取代九品官人之法,拆除士族门阀政治的制度性支柱。这场变革肇始于隋朝,成为主流而蔚然大观于唐太宗时代,武则天时代未见制度上的进步,冗员滥官却对制度造成重大伤害,反而阻碍了寒门士子的正常上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