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目前是空的!
冯振兴:乾隆皇帝在平定准噶尔战争中的“种族灭绝”
从入关到乾隆初年,准噶尔汗国一直是大清王朝最大的威胁。
准噶尔蒙古长期以来生活在现在的新疆、青海一带,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历代以来,对他们有诸如“厄鲁特”“卫拉特”“瓦剌”等称呼。
顺治年间,准噶尔蒙古人在天山南北建立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首领叫噶尔丹,他通过十多年的征战,统一了西蒙古四部,即和硕特(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土尔扈特(游牧于今新疆塔城地区)、杜尔伯特(游牧于今额尔齐斯河流域)四部。然后,雄心勃勃的的噶尔丹想要恢复元朝当年的疆域,和中国的满清统治者较量一番。康熙时,清政府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部的笼络和控制,接着康熙又两次亲征,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噶尔丹于康熙三十六年郁郁而终。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雍正五年(1727年)冬,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在沙俄支持下,继续进行叛乱活动。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清朝出兵平定噶尔丹策零叛军,噶尔丹策零派出士卒向清军诡称,准噶尔有一支孤军在察罕哈达,引诱清军离开科布多大本营,深入到瀚海之中。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中计,挑选精兵万人,沿科布多河西进,在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中伏,损失惨重。雍正十年(1732年),准噶尔再度内侵,但被喀尔喀蒙古和清军所败。雍正十二年(1734年),噶尔丹策零向清廷请和罢兵,乾隆初年议和告成。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争位,导致汗国分裂,实力大衰。策妄阿拉布坦谋臣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在辉特部台吉,策妄阿拉布坦外孙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夺得汗位。得到汗位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不和,互相攻伐,阿睦尔撒纳战败,帅残兵两万人降清。乾隆十八年(1745年)达瓦齐讨伐不听指挥的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的三车凌不得不投靠清政府,这使得乾隆知道了准噶尔汗国的虚实,他发现,现在的准噶尔处于最虚弱的时期,于是决定趁机出兵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朝发兵五万,兵分两路,以准噶尔叛将阿睦尔撒纳为前锋,直捣伊犁。当地连年内战,人心思安,清军一到,纷纷归降。史料记载:“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携酮酪,献羊马,络绎道左,行数千里,无一人抗颜者”。达瓦齐没有料到清军会来,加上部下的不战而降,阵脚大乱,于是不战而逃,清军穷追不舍,将其擒获,押送京师。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因粮草不继,清朝大军只能迅速撤离,留下阿睦尔撒纳和清朝将军共同管理准部。清政府封赏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食双俸,并封他为辉特汗。但阿睦尔撒纳并不满足,他觊觎整个准噶尔的汗位。他当初归附清朝也不过是为了利用清朝铲除对手达瓦齐。此刻虽然权势倍增,但他依然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杀死清军将领,起兵叛乱。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清朝再次出兵,去捉拿阿睦尔撒纳。但事发仓促,清军没有粮草,只能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一路抢掠粮食牲畜,甚至连友军喀尔喀蒙古部也没有放过。准部本已陷入饥荒,清军一番劫掠,粮食更加不足,大批民众饿死,剩下的纷纷起来反抗清军。就连一直支持平准的喀尔喀蒙古部也起兵反叛。乾隆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喀尔喀人青兖杂卜的起义,安抚住了喀尔喀蒙古。他改变了作战方式,调集大批军粮,运到前线,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第三次进兵,终于取得了胜利。阿睦尔撒纳逃入俄罗斯境内,病死异国。连续困扰清朝统治者许多年的准噶尔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乾隆皇帝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是,乾隆却高兴不起来,本来计划中只需要几个月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中间还插入了喀尔喀蒙古叛乱这个插曲,一次战争变成了三次(在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中,平准算作两次),军费最终高达数千万两白银,而且损兵折将。准噶尔蒙古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悍顽强让他既恨又怕。除了杜尔伯特部,其他三部总是屡次投降屡次反叛,更令他非常恼火。他担心总有一天,准噶尔蒙古人又会成为大清的敌人。
深思熟虑之后,乾隆皇帝做了一个让我们现代人目瞪口呆的决定:种族灭绝。他下令:对准噶尔蒙古人,除杜尔伯特部外,“总以严行剿杀为要”。
在前两次平准战争中,清军一直是“因粮于敌”,这本就是一种屠杀。清军所过之处,靠抢劫作为补充军粮的手段,那些被抢走粮食牲畜的蒙古人大多死于饥饿。由于遭到反抗,第二次平准,清兵开始大肆屠杀平民。他们和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一样,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凡遇到可疑的蒙古人,一律杀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参赞大臣哈达哈上奏:在济尔玛台,一位蒙古部落首领敦多克带领几名亲信前来投降,清军认为他们形迹可疑,也许是诈降,便“俱行诛戮”,随后又领兵来到敦多克部落的牧地,把一千七百多户牧民“悉行剿灭”。乾隆皇帝收到这个奏报,认为哈达哈“奋勇可嘉”,授予领侍卫内大臣。
阿睦尔撒纳反叛后,清廷任命巴雅尔为辉特部汗王,沙克都尔曼吉为和硕特部汗王。当得知巴雅尔追随阿睦尔撒纳之后,乾隆除了命令剿灭辉特部之外,对沙克都尔曼吉,密令清军“倘稍有可疑,亦当乘其不备,先行剿灭”。清朝将军雅尔哈善见到皇帝的密令,尽管知道沙克都尔曼吉并无叛意,仍然设计剿灭其部。雅尔哈善挑选五百精兵,假装路过和硕特部的宿地,要求借宿。沙克都尔曼吉见是天朝大军,非常欢迎,腾出最好的帐篷给清兵住。虽然部落缺乏食物,还是“屠羊以待”,同时拿出所存美酒,盛情招待。等到半夜,清兵“以笳为令,袭其卧庐”,对醉酒熟睡的蒙古人展开屠杀,杀光了七百座蒙古包中的蒙古人,“尽歼全部四千余人”,汗王沙克都尔曼吉也被杀。事后,乾隆夸奖雅尔哈善“办理甚属奋往”,第二年雅尔哈善被授为参赞大臣,擢兵部尚书,后又被封为一等伯爵。
第三次出兵,乾隆下诏:“厄鲁特人等反复无常,实为覆载所不容”,“此等贼人断不宜稍示姑息,惟老幼羸弱之人或可酌量存留,另筹安插。”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九月,成兖扎布在奏报中说:“在图尔根河,剿杀一百余人,收其妻子器械”,“剿杀塔里雅图河口贼百余人,察可玛河口贼四十余人”,“搜取绰和尔所种地亩,剿杀玛哈沁三百余人”。可以看出,清军杀戮的都是散居河边的农牧民,并不是叛乱部队。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伊犁附近的赛里木湖畔,兆惠亲自指挥清兵对准噶尔部平民展开了屠杀,他们冲入一条条山谷,找到蒙古包,就闯进去砍死所有人。一支小部落的一千多人被赶到湖边,男人被挑出来,每十个为一队,挨个儿砍头,鲜血流进湖里,湖水都被染红了。另一边,清军从队伍中挑选年轻漂亮的妇女和一些小孩,准备运回内地作奴隶,这些人后来大多死在了路上。剩下的老丑病残妇女还有一些儿童,被清兵当成了练兵的靶桩。
厄鲁特部剩下的人大都逃入了山谷丛林中,乾隆命令搜捕,务要斩尽杀绝。《啸亭杂录》记载:清军左右包抄,向伊犁地区合围,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悉搜剔无遗”,“呼其壮丁出,以次斩戮,寂无一声,骈首就死,妇孺悉驱入内地赏军,多死于途,于是厄鲁特之种类尽矣”。
对于投降的部落,乾隆是这样指示的:“大兵此次进剿,厄鲁特蒙古人必然会大批投诚。如有到巴里坤投降者,可以把他们的头目先行送到京师,其他部众,可向内地迁移,等过了巴里坤之后,对那些男人,都尽行剿戮。所余的妻子,酌量分别赏给官兵为奴,不得稍存姑息。”(《清高宗实录》二十二年二月)攻克伊犁后,再次下旨:“现在,两路大军接纳的投降蒙古人甚多。他们外表归顺,内心未可全信。可将他们先迁至巴里坤,然后再迁到肃州,然后进行诛戮。”几万投降的蒙古人就这样被驱赶到内地,在一些不知名的山谷里被杀掉。
战争过后,除杜尔伯特部,以及早降的达瓦齐妻子的一个小部落被迁到别的地方没有灭绝之外,准噶尔蒙古人几乎全部消失了。清军将领明瑞奏称,从巴尔呼特岭,直到纳林郭勒、乌兰乌苏这些地方,已经“不见一人”。准部死于战乱和屠杀中的的确切人数,历史上已经没有确切记载。
为了填补空白,清政府从各地迁来了包括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蒙古部的喀尔喀人、穆斯林东干人等大量人口。
不可否认,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捍卫西北边疆的斗争,产生了良好影响。直到乾隆平定准噶尔把这块土地命名为“新疆”后,中央政府才在这里建立了彻底、有力的统治。乾隆皇帝对祖国版图的奠定,边疆的巩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并不能抹去大屠杀的血腥和残酷。虽然战争中死人是难免的,准噶尔蒙古部的灭绝也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乾隆皇帝和清军对那些手无寸铁的农牧民以及已经投降的部落所犯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谁,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残忍和暴虐,都要被永远唾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