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层级沿革

论坛 历史 社会层级沿革

正在查看 7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8673
      deepoo
      管理员

        清朝

        皇帝

        三公(正一品封号):太师、太傅、太保
        三孤(从一品封号):少师、少傅、少保
        太子三师(从一品封号):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太子三少(正二品封号):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中枢部((含六部)
        议政王大巨会议(议政处):满洲王公及少数蒙古、汉军旗人参与处理军国要务的制度
        内阁:殿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若干)
        南书房:选翰林入值参预机要事务(无固定品秩和员额,康熙年间置,后为侍读、侍讲、消遣场所)
        军机处:选内阁成员、六部堂官等入值,处理紧急军务和参预机要事务
        参政议政机构(不同时期不同地位)

        佐理部
        钦天监
        国子监
        翰林院
        大理寺
        都察院
        通政使司
        理藩院

        六部
        吏部
        户部
        兵部
        礼部
        刑部
        工部

        帝室部
        太常寺
        光禄寺
        鸿胪寺
        内务府
        宗人府
        詹事府
        太医院

        行省
        总督(正二品)
        巡抚
        提督学政署提督学政(差遣)提刑按察使司接案货野面是四品)按察司金事(正五品)的χ歲慨鵲匡能专跳

        顺天府(京畿地区)
        顺天府尹(正三品)
        奉天府(陪都地区)
        奉天府尹(正三品)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从三品)

        藩部
        蒙古地区:伊犁将军(蒙古)、定边左副将军、绥远城将军、察哈尔都统
        西藏地区:驻藏大臣衙门
        新疆地区:阿奇木伯克(伯克制度)(正三品至正六品)

      • #9449
        deepoo
        管理员

          历代后宫
          周朝
          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御女序于王之燕寝。
          秦朝
          秦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现四太后并尊。
          王莽新朝
          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隋前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两晋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南北朝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b)齐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永明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陈沿袭梁制。
          (4)北朝
          (a) 北魏东魏西魏
          妃嫔称号有左右昭仪、三夫人、九嫔(上三嫔和下六嫔)、世妇、御女。
          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后又设置女官,掌管内司。内司如同尚书令、仆。
          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
          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
          (b) 北齐
          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武成帝好色,广置妃嫔。清河年间,依古制设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妃嫔称号有:
          左右昭仪,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散号:才人、采女。
          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史料不详。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为尊,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时又开始削减。
          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因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明英宗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顺治十五年,礼官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 #9454
          deepoo
          管理员

            各个朝代的爵位
            上古
            《通典.职官.封爵》载: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置爵三等:公、侯、伯;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至此时期,“爵”类似于名号,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战国
            各诸侯国普遍废除卿大夫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通侯、君等新封爵。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 #9456
            deepoo
            管理员

              各个朝代的爵位

              秦朝爵位名设置自秦国商鞅变法,专门用以赏功,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俸禄。临战,斩敌首一级(颗),即赐爵一级。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起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
              据传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东汉末年,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西晋
              设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其中,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昙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东晋的封爵制度与西晋类似。
              南朝
              沿袭东晋,但与东晋不同的是,南朝的封君对封国不再拥有治权,只能享受封地的租税收入。陈朝时期,增设了郡王爵和藩王爵。
              北朝
              北魏分王、公、侯、子、伯、男等爵位。其中,王爵是最高等级的爵位,仅授予皇族成员和有特殊功勋的大臣。其他爵位则根据官职、功劳等因素进行授予。
              北齐时期,置王爵与五等爵,分为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等爵位,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魏晋南北朝变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
              ①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县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3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
              ②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10级。每级封爵都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样。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③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的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寄食户数仅是原食邑户数的1/10。封户为虚、寄食户为实。

            • #9457
              deepoo
              管理员

                各个朝代的爵位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xx郡开国侯、x x县开国子。
                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隋唐爵制与北周末年之制略同。国王更名为亲王(正一品),以封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废县王。王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隋从一品,唐正二品)、开国县公(隋从一品,唐从二品)、开国县侯(隋正二品,唐正三品)、开国县伯(隋正三品,唐正四品)、开国县子(隋正四品,唐正五品)、开国县男(隋正五品,唐从五品)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九级封爵,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级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 ,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食诸郡”,不再直接从封国内征收租税。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均田制瓦解后,诸侯亦不再受永业田。

                基本上同唐制。
                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宋朝的爵位通常只能由封爵者的嫡长子继承,而且继承时需要降等。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初,曾实行分封制度,功臣、亲属、贵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称是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并可世袭。各级“户长”在封地内有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的权利。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
                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系,王爵只有皇族和蒙古贵族才能被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郡王,其余国公等爵位封赐较为普遍。

              • #9458
                deepoo
                管理员

                  各个朝代的爵位

                  分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等几个等级。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终身者。

                  分宗室爵位和功臣爵位。宗室爵位包括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
                  除了清初受封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雍正时怡贤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世袭。传闻又称十二家铁帽子王,亲王去世后,其后人无论传承多少代,都依然是亲王爵位。如果“铁帽子王”本人获罪夺爵,则以其旁支承袭爵位。
                  宗室封爵,封授宗室和觉罗,由宗人府掌管。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共12等,加上嫡子受封二等(即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为长子),共14个名位20等级。宗室封爵,分为功封、恩封、袭封、考封。以功勋受封的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为恩封;亲王至奉恩将军出缺,由钦定承袭的为袭封;亲王以下,除袭封的一子外,其余诸子,年至20按例考试受封的为考封。初封亲王、郡王死时赐封号;承袭者仍称其祖原封号,死亡,在封号下加一字为谥。宗室封爵,按爵位高低,分等授与俸银、俸米、庄田、牧厂、珠轩、府第、官卫、服物等。
                  外藩蒙古封爵封授蒙古、回部、唐古特等少数民族上层。由理藩院掌管。内扎萨克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下又设台吉(塔布囊),分一、二、三、四等。亦有封世子、长子之制。外藩封爵,大体上均比照宗室封爵,惟俸银低于宗室世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一般称为民世爵,封授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中的文武功臣(称“酬庸”或“奖忠”),外戚(称“推恩”)、孔子后裔(称“加荣”)、朱明后代(称“备恪”)等,由吏部掌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27等级。世爵犯罪革爵,但除犯赃罪外,均准其子孙嗣袭,无嗣则除。民世爵俸银俸米按27个等级发放。封爵都登载于皇册,10年奏修一次。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世爵及外藩蒙古世爵由吏部增注,宗室王公及觉罗皇册,则由宗人府增注。
                  乾隆十六年定制的功臣世爵分为二十七等,包括: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候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 #9461
                  deepoo
                  管理员

                    清地方官职体系
                    清承明制。
                    明初,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即 “三司”。布政使司长官布政使,俗称 “藩台”,为从二品掌管一省民政事务,诸如户籍管理、赋税征收、民政赈济等事宜;按察使司长官按察使,俗称 “臬台”,正三品官员,专司一省司法刑狱,负责案件审理、司法公正以及监督官员风纪等事务;都指挥使司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掌控一省军事防务保境安民。三司品级有别,但相互独立,无直接统属关系,各自直接对皇帝负责。
                    该分权模式常致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为此,巡抚和总督应运而生。
                    巡抚俗称 “抚台”,最初并非地方常设官职,而是中央临时派遣的 “特派员”事毕即撤。其职责主要是协调地方三司之间的关系,监督地方政务。随着时间推移,巡抚在明朝中期逐渐演变为常设官职,成化年间开始拥有独立官署,嘉靖年间更是加衔 “提督军务”,成为一省的最高领导,常驻地方管理三司事务。
                    总督俗称 “制台”,同样源于中央临时差遣,其设置初衷是在地方需要统筹管理且涉及多省事务(尤其是战争时期)时,对巡抚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总督管理区域广阔,常跨越一省乃至数省,级别也相应较高,一般在从一品到正二品之间,高于巡抚(巡抚为从二品)。
                    总督负责统辖一省或数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事务,侧重于军事战略与调度;巡抚则着重管理一省的行政、经济事务以及部分军事事务,偏向民事管理与地方治理,二者虽无明确隶属关系,但在实际政务运作中,巡抚在某些事务上需与总督协商并可能共同上报中央。
                    清朝入关后保留了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撤销了都指挥使。布政使仍为从二品,按察使为正三品,巡抚固定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总督固定为正二品(兼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总督和巡抚正式成为地方政府的核心。
                    清朝还设有专职总督,如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二者均为正二品(兼衔为从一品),与其他八大地方总督地位平等。漕运总督负责管理漕运事务,确保粮食等物资通过水路运输的顺畅,下设巡漕御使等职务协助工作。河道总督则专注于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维护,其所属机构分为道、厅、汛三级,拥有众多属官,共同保障河道安全与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道台前身是明朝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明朝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按察使下设按察副使和佥事,最初这些官职也是临时差遣性质,主要职责是替上司巡查府县工作,包括收税监督等事务。清朝乾隆时期,鉴于布政使和按察使工作繁重,将全国各省划分为若干道,派遣其副手前往各道坐镇,这些原本的助手逐渐演变为布政使、按察使与知府之间独立的一级官职,即道台,一般为正四品,不过也有二品和三品的驻外道员。
                    道台按职能分为 “分守道” 和 “分巡道”,分守道由藩台衙门派出职能广泛,涵盖监督地方行政、署理河务等;分巡道由臬司衙门派出,负责诸如粮道、盐道等特殊事务。
                    在行政流程上,知府的文书需先呈交道台,再由道台转送两司,最后呈报督抚。清朝中后期,道台还获得了向皇帝密奏的权利。

                  • #9560
                    deepoo
                    管理员

                      八旗制度

                      女真人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氏族制。出猎时分氏族而行,每十人为一单位,各出一支箭,以一人为头目。这个头目满语称牛录额真(牛录:汉释为箭;额真:头目,后释为佐领)。
                      努尔哈赤兴起后把这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组织,改编为统辖三百人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军事单位。

                      此后,在女真各部的兼并战争中,努尔哈赤势力日益强大,设固山(汉释为旗)作为牛录之上的常设机构。1601年,正式设立四个固山,即黄、白、红、蓝四旗。
                      1615年,努尔哈赤准备称汗以脱离与明朝的隶属关系并暗中部署兵力与明政府开战,设置了八旗。以五牛录编为一甲喇(汉释为队),五甲喇为一固山,共八固山,约有六万人。
                      八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帜颜色,即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种。
                      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旗旗主(满语称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各旗又有甲喇额真、梅勒厄真(副旗主)和牛录厄真,后金政权的大小官职,也由他们来兼任。

                      八旗内部旗主具有绝对权力,努尔哈赤的命令只有通过旗主才对各旗发生效力。遇有大事,努尔哈赤召集八家共议;朝廷宴会,要由八家均摊;出兵所获财物,也由八家均分;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也要从八家中协商选举产生。
                      八旗的士兵,则由各部的平民组成。这些平民一般称固伦(汉释为国人),是固山额真的属民。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必须世代当兵,不得随意离开牛录,没有迁徙自由。固伦有自己的耕地和牲畜,也有因战功获得的少量奴隶。努尔哈赤通过八旗旗主向他们征兵役和力役,也向他们索取耕牛和各项杂物。
                      此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包衣阿哈(汉释家奴)。包衣是八旗内的奴隶,其来源主要是战俘,也有平民因贫困沦包衣的情况。包衣和主人住在一起,替主人从事农耕、狩猎和服各种家内杂役。主人可以任意处置和买卖他们。

                      皇太极继位后,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后虽人口增殖,佐领数有变化,但八旗旗数始终不变。
                      后金政权迁入辽河流域后,耕地面积扩大,原来的奴隶被“编为民户”“分屯别居”,提供赋税。
                      皇太极削弱了与他实力相当的三大贝勒,直接控制了三旗,改变八旗旗主平起平坐的惯例,加强了其个人集权。
                      此时,明朝的卫所制度对清八旗制度影响非常大。如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管理分别交由满洲都统、蒙古都统和汉军都统,而不再由旗主管理;副旗主被副都统所取代,甲喇额真被参领取代,牛录额真被佐领取代。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雍正时代,胤禛为削弱旗主的势力,消灭了不少满族亲贵,并严禁八旗贵族与外吏交结。雍正下令八旗民众须尊奉皇帝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脱离与旗主的直接隶属关系。此时,八旗旗主仅剩下一些特权,而无权过问八旗事务。

                      八旗兵驻防都市城镇后,表面上仍是军政合一的组织,但军事职能渐渐占踞了主导地位。
                      八旗军作国家的正规部队,成为清政权的军事支柱。八旗民众世代当兵,依靠粮餉为生。最终出现旗人的生计问题。

                  正在查看 7 条回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