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传奇

论坛 历史 人类传奇

正在查看 3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10854
      deepoo
      管理员
      • #10856
        deepoo
        管理员

          距今1500万年前,非洲大陆是一个整体体,东非为热带雨林区。此后,东非开始逐渐升高,成为了东非高原并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逐渐从热带雨林退化为草原,猿类的生存环境巨变。
          停留在东非地区的猿类,不断发展出新的生存技巧,如直立行走、制造石器、保存火种等,演化成最早的人类————能人,随后又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发展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环境的不断变化又促使他们不断地走出非洲。

          基因突变是物种演化的重要根源,基因突变是自由随机的,在新突变出的新基因物种里,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生存了下来,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被淘汰掉。
          物种起源后,分隔演化的时间太久就会产生生殖隔离。一个物种一定是一地起源,不太可能是多地起源。
          人类和大猩猩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突变点,这个突变点距今约700万-500万年。
          大约一百万年前,直立人从非洲迁徙到欧洲和亚洲。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是亚欧大陆上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欧洲洞穴岩画艺术的创造者,创造了穆斯特文化,后被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灭亡。
          克罗马农人延续并创造了奥瑞纳文化和梭鲁特文化,丹尼索瓦人在亚洲则创造了金牛山文化、大荔文化、马坝文化和许家窑文化。他们在大约5万-3万年前都被从非洲分化出的晚期智人灭亡。
          作为现代人的“母系”来源,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分别贡献了现代欧洲人和现代亚洲人的1%-4%的少量基因。
          所有现代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突变点,这个突变点时间在距今约15万-10万年。
          目前,现代人之间都没有生殖隔离现象,说明地球上的人类都是一个起源,且有共同始祖。
          亚欧大陆所有的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突变点,但非洲原住民却没有这个基因突变点。

        • #10857
          deepoo
          管理员

            99.9%的DNA序列在所有人种中都是相同的,只极小比例的遗传差异。
            研究人类基因的突变、发展线索有两条路径,一条是Y染色体,一条是线粒体DNA。在卵子受精的过程中,精子会将自己的Y染色体送到卵子之内,而卵子则将线粒体基因留给下一代生命。因此,Y染色体无法依靠母系传播,如果一个家族没有了男性后裔,那么此家族的Y染色体就会中断传播。也正是因为Y染色体是男性的独有特征,所以Y染色体只能在男性之间遗传,通过Y染色体的研究,就可以对一个家族的父辈进行溯源追踪;而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父辈也可能来自于母辈,所以X染色体无法进行隔代溯源追踪;比如两个不相识的人拥有的Y染色体基因相似度极高(染色体复制会存在突变),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两人往上的某代中拥有相同的父辈。
            人类也有特殊的DNA在女性中遗传,比如线粒体的环状DNA,线粒体是人类细胞中产生能量的重要场合,并且有着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男性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会把细胞中的多余物质舍弃,只有少数的线粒体存在于精细胞的头部和尾部,而卵细胞中保留了全部的线粒体,所以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DNA,绝大部分来自于母亲,这也可以用作母系溯源的追踪。

            现代所有的人类都有Y-MRCA这个突变点(基因突变点以M开头,如人类共同的基因突变点是M168,身上只有M168突变点而没有后续突变点的被命名为单倍群A;这是目前已知现存最早的人类),证明了现代所有人类都是起源于一个群体,这个突变点的时间大约在15万-10万年前,说明现代人类(晚期智人)起源于15万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所拥有的突变点就越来越多,单倍群也不断向后命名。
            晚期智人产生后朝着不同的方向扩散而开,单倍群A中分化出三大群体,分别是C、DE和F。其中A、B、E留居非洲,C、D则迁徙到亚洲,亚洲的早期智人丹尼索瓦人由此灭亡;于是C成为东亚游牧部落和澳洲土著人的祖先,主要是棕色人种;DE是黑种人的祖先,其中D是矮黑人,E是班图人,矮黑人曾经广泛分布在亚洲各地,班图人则在2000年前不断在非洲扩散,成为现代非洲绝大多数黑人的祖先。
            F是浅色人种的祖先,现代人类的80%都是F的支系。F到达西亚后,就朝着不同方向扩散开,分裂出G、H、I、J、K五大单倍群。其中G和I迁徙到欧洲,将欧洲原来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灭亡;H迁徙到南亚次大陆,被先前到达这里的C、D同化;J留居西亚,成为后来闪米特人的祖先;K继续分化迁徙,分裂出L、M、N、O、P几大群体,O发展成后来的黄种人,是现代亚洲人的主要单倍群,P又分化出Q和R,Q是印第安人,R则是现代白种人,即印欧人的主要单倍群。
            目前,世界上的人类以E、O、R为主,分别代表黑、黄、白三大人种。

          • #10860
            deepoo
            管理员

              从Y染色体来说,没有走出非洲的人类主要分为A、B、E三种,其中A、B是浅色人种。大约在1万年前,西非的黑人进入了农业时代,人口急剧膨胀,这些黑人的父系基因是E。
              走出非洲的人类分为两批。
              第一批是棕色人种(C)和矮黑人(D)。两大种族从非洲到达了西亚,然后进入印度。根据基因图谱来看,D和E是同源,也就是D就是迁出非洲的黑人。矮黑人在印度、缅甸和中国西南一带分布较多,哈拉帕文明应是矮黑人创立的。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后,矮黑人(达罗毗荼人)在印度沦为了奴隶,现在的矮黑人基因在印度依然比较多,尤其是南印度。其他地区。矮黑人可能创造了古蜀文明,后来灭亡于秦国。在黄种人到来之后,矮黑人可能退缩分布在原始森林(如云南的山区)、高寒地带(青藏高原)、以及个别的岛屿(如安达曼群岛,日本列岛)。
              棕色人种覆盖了几乎整个东亚、东南亚。
              后来黄种人到来后,中国大陆就基本被黄种人占据,而棕色人种基本保留在草原上——成为了游牧民族,例如鲜卑、匈奴、蒙古、女真。
              而在东南的则迁徙到了大洋洲,成为了当地土著,一直生活到殖民时代到来。
              第二批走出非洲的是浅色人种(F)。浅色人种大约从7万人开始走出非洲。浅色人种到达了西亚一带后,就分出了五大族群,分别是G、H、I、J、K族群。G也就是早期的地中海民族,他们创立了克里特文明,意大利的伊达拉里亚文明等,现在意大利、小亚还有4%—7%的该基因。H在印度分化出来,基本留在了印度,现在印度人有20%是H。I迁徙到了北欧,成为了维京人。J也就是奠定的中东基因,犹太人,阿拉伯人都是这种类型。浅色人种停留在地中海一带的,后来创立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
              K族群继续向东蔓延,到达了印度一带,又分裂出L、M、NO、P五大族群。其中的L、M并没有发展壮大,现在都成为了稀有人类,分布在印度和东南亚的闭塞地区。发展壮大的主要是NO和P。NO因为长期活动于南亚东南亚森林带,逐渐演变为了黄种人。后来NO分裂为N、O,其中N迁徙到了西伯利亚,成为了因纽特人。而O成为了东南亚、东亚黄种人的祖先,发展壮大了。其中华夏族是就是O2,偏东南亚和百越的的主要是O1。
              P族群习惯游牧生活,迁徙到了中亚,突变出Q、R两种类型。和N一样,Q适应寒冷的生活,主要生活在北极圈。而R通过游牧发展壮大了,演变为了印欧民族。后来R又在亚洲大陆西部到处迁徙,基本霸占了印度(雅利安人)和整个欧洲(R1),其中的R1b为日耳曼人,R1b为阿尔泰人,斯拉夫就是阿尔泰人和北欧人的混血。
              人类父系Y染色体的类别有二十多种,其中是E(非洲黑人)、C(亚欧大陆草原民族)、J(犹太—阿拉伯)、R(印欧)、O(东亚—东南亚)五种基因得以发展壮大,囊括了全世界的大部分。

          正在查看 3 条回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